1
临下班前十分钟,公司聊天群突然弹出一条来自总经理张志明的@全体成员:
「所有人,五分钟后会议室紧急会议,不准迟到!」
林夏瞥了一眼屏幕,忍不住嗤笑一声。
「又开会?我客户资料还没整理完。」坐在她对面的陈然小声嘀咕。
「周五临下班开会,能有好事?」林夏合上电脑,顺手拿起手机看了眼时间——17:52。
"又来了!"财务部小李猛地摔了下鼠标,"上周五也是临下班开会,害我相亲迟到半小时!"
"急他大爷的。"技术部的王哥咬着烟屁股没点燃,在键盘上重重敲着F5,"前天还说报告下周一交就行,现在变卦跟变天似的。"
林夏对面工位的陈然凑过来小声说:"你猜这次是画饼还是骂人?我看行政部小张刚才哭着从张总办公室出来..."
市场部的刘姐抱着文件快步经过,撇下一句:"去年说好的十三薪到现在影子都没见着,倒是一周开八次会。"
打印机突然卡纸发出刺耳声响,像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会议配乐。林夏站起身时,注意到实习生小周正疯狂删除浏览器里打开的求职网站页面。
洗手间隔间里传来刻意压低的骂声:"姓张的早晚得痔疮!天天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玩意儿..."
林夏对着镜子补口红时,行政助理小林慌张地冲进来,两人在镜中对视一眼。小林欲言又止,最后只是狠狠拧开水龙头。
走廊上市场部的两个同事正假装研究绿植,声音顺着发财树的叶子飘过来:
"听说上个月隔壁组老吴加班到心梗,张总就发了200块水果券。"
"嘿,知足吧,技术部猝死那个连抚恤金都在走'流程'..."
办公室里窸窸窣窣,不少人已经开始收拾东西,但没一个人敢直接走。毕竟,"不准迟到"四个字后面跟着的那个感叹号,摆明了就是要所有人乖乖听话。
林夏起身时,余光扫了一圈周围的同事。有人皱眉、有人撇嘴,但最终,所有人都沉默地放下包、站起身,慢吞吞地往会议室挪。
没有人反抗,甚至连抱怨都只敢压着嗓子,用气声说出来。
2
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疲惫的空气。
张志明坐在首位,手里端着保温杯,慢条斯理地吹着杯口的热气。他四十出头,头发染得很黑,梳得一丝不苟,身上的西装熨烫得笔挺,看起来不像是一家小广告公司的老总,反倒像是随时准备参加高层峰会的投资人。
等人零零散散到齐,他清了清嗓子,连一句寒暄都没有,直接开口。
「最近公司的项目比较多,大家也看到了,客户需求紧迫,所以——」
他停顿了一下,目光扫过所有人,故意拉长语调,像是要让人提心吊胆似的。
「从下周开始,公司要调整工作模式。」
林夏眼皮一跳,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笔记本边缘。
果然,他下一句便是——
「我希望各位可以加班配合。」
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,随即响起几声微弱的不满叹息,但很快又归于沉默。
张志明仿佛对这样的反应很满意,嘴角微微上扬,语气放轻了一些:
「当然,我们也不是那种无良企业,不会要求你们天天加班。」
他停顿了下,像是施恩般地补充道:
「一周三到四次吧。」
3
林夏猛地抬起头,手里的笔差点脱手。
一周三到四次?那岂不是几乎等于默认每天加班?
她攥紧拳头,深吸一口气,在张志明还在继续讲“团队精神”和“集体荣誉”的时候,直接开口打断:
「张总,加班有加班费吗?」
刹那间,会议室里死一般寂静。
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她,有惊讶,有担忧,甚至还有一丝……隐隐的佩服。
张志明表情一滞,随即皱起眉头,眼神冷了下来。
「加班费?」 他冷哼一声,语气带着明显的讥讽,「林夏,你在公司多久了?还不懂行情?」
林夏没有退缩,直视他的眼睛,平静地反问:
「《劳动法》规定,工作日延时加班应按1.5倍工资支付,周末加班应按2倍工资支付。公司是不是应该遵守?」
她的声音不大,却字字清晰,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。
坐在旁边的陈然偷偷扯了扯她的袖子,低声劝道:「别说了……」
张志明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。
他眯起眼睛,手指敲了敲桌面,语气里带着威胁:
「林夏,公司给你的提成,就是你的加班费。」
林夏笑了。
「张总,加班费是加班费,提成是提成。公司该不会是想用提成来抵加班费吧?」
四周安静的可怕,甚至能听见某些同事紧张的呼吸声。
林夏环顾了一圈,希望有人能帮腔哪怕一句。
可是没有。
所有人都低着头,避开她的视线。
张志明盯着她,忽然也笑了,但那笑意一点温度都没有。
「你要是觉得不合理,可以走。」
4
会议结束后,所有人都迅速收拾东西逃离办公室,仿佛生怕走得慢了,自己就成了下一个被针对的目标。
陈然在电梯口追上林夏,表情既佩服又紧张。
「你疯了吧?当众怼老张?」
林夏按下电梯按钮,淡淡道:
「我只是在争取该得的权利。」
陈然咬了咬嘴唇:「可是你就不怕他……」
「怕他什么?开除我?」林夏扯了扯嘴角,「他没那个胆子。」
她拿出手机,屏幕停留在录音界面上——会议全程,都被她录了下来。
「只要他敢动我,我就敢让他上热搜。」
电梯门缓缓关闭,映出她冷静决绝的侧脸。
5
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,整个办公区透着诡异的安静。
林夏一进公司,茶水间的闲谈声立即断了。昨晚还偷偷冲她竖大拇指的同事,此刻突然都对显示器表现出异常专注。
市场部的刘姐端着咖啡晃过来:"小林啊,姐跟你说句掏心窝的话..."她指甲在林夏工位隔板上敲出节奏,"年轻人有冲劲是好,但该装傻时得装傻。"香水味还未散尽,人已经飘向张志明办公室的方向,手里捏着早就准备好的周报。
技术部的王哥"恰好"路过,声音压得比键盘敲击声还低:"我支持你维权,但..."他眼神瞥向电梯口新安装的监控探头,"明年我孩子要上学,这个节骨眼上..."他最后只是重重叹了口气,把U盘塞进林夏笔筒——里面是她上周拜托调试的设计源文件。
陈然直到午休才出现,端着两杯奶茶凑过来:"昨天气死我了!要不是我妈突然犯高血压..."吸管戳破塑料膜发出刺耳的声响,"你是不知道,后来张总..."
林夏转着手机打断她:"开了两小时会,主要内容是批判我,对吧?"
奶茶杯凝结的水珠滴在会议记录本上,氤氲开上周五写的"自愿加班协议书"几个钢笔字。
6
周六晚上七点,微信群突然爆炸。连续三条加粗公告:
【紧急通知】所有人8点整线上会议
【重要】张总要传达集团新政策
【务必】参会情况计入季度考核
林夏看着手机冷笑。烧烤架的炭火正红,她给肉串翻个面,油滴在木炭上滋起青烟。父亲在阳台浇花,母亲往她碗里夹刚出锅的饺子——这是半年来第一个没被工作电话打断的周末。
手机在八点整开始疯狂震动。
陈然:「张总点你名了!」
行政小林:「[截图]参会名单你被标红了」
匿名短信:「快上线!技术部在录屏!」
她夹起一块烤得焦香的五花肉,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。窗外在下雨,水珠顺着晾衣杆往下淌,像某种倒计时的刻度。
7
周一晨会上,投影仪亮起的瞬间林夏就知道不妙。屏幕上赫然是腾讯会议的参会记录,她的头像灰着,在一列"已出席"的绿勾中间格外刺眼。
"个别同事无组织无纪律!"张志明把激光笔往桌上一摔,红点正好晃在林夏脸上,"周末临时会议都敢缺席,平时工作态度可想而知!"
人事经理配合地推来一纸通知:依据《员工手册》第37条,处以200元罚款并从本月绩效扣除。
会议室突然活了。市场总监率先表态:"确实该罚,没有规矩不成方圆。"上周还偷偷骂娘的采购部老张点头如捣蒜:"年轻人不吃点教训不长记性。"
林夏注意到罚款单最下方用浅色字体打印着:累计三次违规视为自动离职。而她抽屉里,躺着上周匿名寄来的劳动仲裁指南——封口处的胶痕明显被破坏过。
8
午休时洗手间隔间传来呕吐声。林夏递纸巾进去,发现是实习生小周,妆花了满脸。
"林姐..."小姑娘攥着半板胃药,袖口沾着咖啡渍,"今早张总说...说我们组裁撤的指标..."她突然噎住,盯着林夏工牌的眼神像在看某种定时炸弹。
回工位的路上,陈然"不经意"地把转椅往反方向滑了半米。林夏电脑屏保上,倒映着办公室所有人弓背缩肩的剪影——像一群被暴雨淋湿的鹌鹑。
她点开昨晚的飞行模式截图,发现在断开网络前一秒,有人往群里发了个压缩包。文件名是《三季度末位淘汰名单.pdf》。
9
林夏把《处罚通知书》推回人事部时,行政助理小林的手明显抖了一下。
"我不签。"她声音很淡,"无故罚款违反《劳动合同法》第三十八条。"
人事经理眯着眼笑:"公司规定高于法律的时候,按公司流程走——张总特意交代过。"他把笔往桌上一拍,笔帽刻着"违规=淘汰"几个烫金小字。
当天下午,行政部群发邮件更新权限:因系统调整,部分员工门禁卡暂降为访客权限。
林夏站在玻璃门外刷卡三次,红灯闪烁。财务小李抱着文件经过,低着头快步刷卡进去,甚至没敢回头看她一眼。
前台的摄像头轻微转动,红光一闪一闪。
——她在等电梯时听见里面传来笑声:"牛什么牛?马上就跟市场部老吴一样爬着出去..."
10
接下来的日子像钝刀子割肉。
她的工位被挪到打印机旁,劣质碳粉味熏得人头晕。陈然突然开始用文件袋装材料交接,仿佛她的工位有瘟疫。最讽刺的是晨会上,张志明点名表扬了举报考勤异常的员工——行政部小林涨红着脸接过奖金信封。
但抽屉里出现的《劳动仲裁申请指南》,不是林夏放的。
那是某个加班的深夜,她发现文件袋上的订书钉位置变了——早上她故意斜着钉了两颗,现在变成整齐的三颗。
手机一震,陌生号码发来照片:她的抽屉被人拉开,劳动法手册摊开在"经济补偿金"那页,旁边是密密麻麻的笔记。照片角落里,露出一截藏青西装袖口——全公司只有张志明穿这个品牌的定制款。
11
警告比想象中来得快。
部门例会刚开始,投影突然切换成手机拍摄的照片——全是林夏工位抽屉的特写。《劳动仲裁申请指南》样本被重点圈出,她的批注"违法条款"几个字在幕布上显得触目惊心。
"有些人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。"张志明用激光笔划拉着那些文件,"倒是钻研怎么讹公司赔偿金——郑主管,你说这种员工该不该留?"
人事经理推来新的《岗位调整确认书》,薪资栏缩水30%。会议室静得能听见陈然转笔的咔哒声,她的笔记本翻在崭新的一页,上面一个字都没写。
林夏摸到口袋里正在录音的手机:"根据《劳动法》第三十五条..."
"法?"张志明突然踢翻椅子,"在致远广告,我就是法!"
12
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来得毫无预兆。
人事部郑主管将一张薄薄的纸推过来,语气像在处理一份过期的合同:“根据公司规定,你多次违反纪律,故单方面终止劳动关系。”
林夏扫了一眼《终止劳动合同协议》,发现离职原因一栏赫然印着——“因个人原因自愿申请离职”。
她冷笑:“我没签过这个。”
“这不是商议。”郑主管指了指桌上的笔,“签完字,工资结清,不签的话——”他顿了顿,“公司保留追究你‘恶意诉讼’造成经营损失的权利。”
——威胁来得直白又嚣张。
林夏没签:“既然公司没有诚意的话,那就没有谈的必要了。”
13
工资果然被扣了。
本该在发薪日发放的工资和提成,被财务部以“项目未完成”“考勤异常”为由扣掉大半。工资条上密密麻麻的“罚款”条目:
最终,林夏的应发工资是——823.4元。
郑主管假惺惺地叹气:“本来要发15号薪水的,但公司最近资金紧张,你过两个月再补……”
第二天,她带着《劳动合同》和考勤记录走进致远广告的前台,迎面撞上几个旧同事。
陈然低头刷手机,假装没看见。市场部的刘姐“恰好”端着咖啡路过,用只有她能听到的声音讥讽:“还不服气呢?公司有的是办法对付你。”
会议室里,法务部、人事部、财务部三个人围坐,面前厚厚一叠“索赔单”:
竞业限制违约赔偿(公司未支付竞业补偿金,却要求她两年内不得进同行)
泄露商业机密(虚构聊天记录和截图)
恶意删除文件(IT部提交的“证据”,实则是她离职前正常清理的临时文件)
——林夏只要签字认下,倒欠公司5万块。
14
“林小姐,我们建议你理智一点。”法务慢条斯理地转着笔,“走仲裁的话,公司律师团能把案子拖到明年,你觉得下一家用人单位会怎么想?”
行政小林“好心”进来送水,故意碰倒杯子,水泼在林夏的文件夹上,浸湿了她准备好的劳动局投诉回执。
“哎呀!真对不起!”小林夸张地道歉,却盯着她笑,眼里写满了‘你能怎样?’
林夏站起身:“既然谈不拢,那我们就法庭见。”
15
劳动仲裁的受理通知刚下来,林夏就接到了老板张志明的电话。
“小林啊,你真是让我很失望。”他的声音像是痛心疾首,“公司培养你这么久,结果你反咬一口?”
林夏冷着脸踏入董事长办公室的那一刻,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雪茄烟味和压抑的沉默。张志明坐在真皮椅里,双手交叉,眼镜后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刮过来。
“年轻人,做事不要冲动。”他缓缓开口,“你知道现在就业形势多差吗?你这种表现……你觉得行业里有公司会要你?”
——典型的PUA话术,先恐吓,再施压,最后给“台阶”。
“你其实挺有潜力的。”张志明突然放缓语气,甚至倒了杯茶推过来,“这样,只要你撤销仲裁,公司可以给你开个‘主动离职证明’,不影响你找工作。”
林夏没接杯子:“我的诉求很简单——补发工资、支付赔偿金。”
张志明脸色一沉:“你不识抬举是吧?那我告诉你——”他猛地拉开抽屉,甩出一沓纸,“这些全都是投诉你的邮件,客户、同事都在骂你!你觉得仲裁委看了会怎么想?”
——全是伪造的,林夏一眼就看出格式和邮箱有问题。
16
一周后,劳动局发来《整改通知书》,要求公司:
7日内补发工资 + 加班费
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
撤销莫须有的罚款
公司马上“表态”:诚恳接受,积极整改。
结果?
工资拖了又拖,财务部“系统故障”,迟迟不打款。
赔偿金变成“分期支付”,人事部称“资金链紧张”,每月只给500块,够拖十年。
罚款撤销了,却又新增“绩效罚金”,明摆着换个名目继续扣钱。
当林夏再次踏进劳动监察大队时,负责调解的工作人员叹气:
“我们发了两次通知了,但他们就是拖着不执行……真要强制执行,那得上法院,时间很长。”
她走出劳动局大门,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:
【致远内部群消息截图】
张志明:怕什么?让她去告!仲裁赢了又怎样?我就不信她能熬得过公司的律师团队和拖延战术!
——显然,公司根本没把劳动局的整改当回事。
17
法院的走廊很长,冷白色的灯光从头顶洒下来,像是某种无声的审判。林夏站在被告席上,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U盘的边缘——里面装着她的证据,也是她的武器。
对面,公司的代理律师刘铭整理了一下深灰色西装的袖口,神情淡漠,就像是来参加一场早已知道结局的表演。
“法官大人。”刘铭开口,声音沉稳,像一把钝刀缓缓割过来,“原告林夏在职期间多次旷工、消极怠工,公司出于管理需求解除劳动合同,完全合法。”他推出一沓文件,新版考勤表上,林夏的名字被密密麻麻标注着“缺勤”、“迟到早退”。
——篡改的。
林夏咬紧牙关,目光没动。
“异议。”她的代理律师抬手,“被告方提交的考勤记录与原始数据不符。”
法官扫了一眼,示意继续。
林夏的律师调出了她备份的公司OA系统日志——真实打卡记录清晰显示,她的加班时间甚至远超合同约定。接着,是一段与人事主管的聊天截图,对方正催促IT部门“修正某些员工的考勤异常”。
旁听席上,几个前同事倒抽一口冷气。
——原来公司连这种手段都用上了。
刘铭面不改色:“技术性问题,不足以证明公司违规。”
林夏差点笑出声。技术性问题?他们连法院也敢忽悠?
18
法官翻看着材料,眉头越皱越紧。
就在这时,刘铭忽然甩出一张纸:“另外,这是林夏在职期间多次被客户投诉的邮件,证明她工作能力不足,公司调岗合理。”
林夏猛地抬头——全是伪造的。
邮件的格式不对劲,邮箱后缀甚至不是公司的官方域名。
她刚想反驳,律师却轻轻按住了她的手。
“这些邮件的发送时间,全部在林夏被违法解雇之后。”律师拿出一份IT部提供的服务器日志,证明邮件是事后伪造并回插进系统的,“这是明显的证据造假。”
法庭里一片哗然。
刘铭脸色微微一变,但很快又恢复了那种从容的淡漠。“即便是时间问题,也不影响邮件内容的真实性。”
法官盯着他,声音低沉:“刘律师,法庭不是儿戏,请你慎重举证。”
19
休庭时,林夏在洗手间里听见隔壁隔间传来压低的声音。
“张总,情况不妙,那个林夏……准备得太充分了。”
——是刘铭。
电话那头,张志明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:“你不是号称从来没输过小案子吗?!”
“她手里的证据比我们预想的多得多。”刘铭声音紧绷,“还有……”他犹豫了一下,“她可能已经……举报了税务问题。财务部刚才接到稽查电话了。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随后“砰”地一声巨响,像是什么东西被狠狠砸在地上。
——“操!她怎么敢?!”
再次开庭时,刘铭的辩驳明显变得仓促。
林夏的律师乘胜追击,直接提交了致远广告两套账本的证据,证明公司长期偷税漏税,甚至伪造项目支出。法院当即决定将案件移交税务稽查部门,并敦促公司履行劳动仲裁裁决。
走出法院时,天已经黑了。林夏站在台阶上,看着刘铭匆匆钻进一辆黑色轿车,车门关上前还能听见他低声咒骂着什么。
——公司慌了。
她深吸一口气,掏出手机,打开社交媒体,点击发送。
《致致远广告全体前同事的一封信》
——“如果公司敢违法对待我们,我们就敢用法律让他们付出代价。”
20
林夏点击“发送”后,《致致远广告全体前同事的一封信》瞬间如野火般蔓延。
微博热搜:#致远广告偷税漏税# #黑心公司伪造考勤#
行业论坛:营销圈“大地震”,同行纷纷转发:“早就听说这家公司恶心,没想到这么离谱!”
前同事私信轰炸:“林夏,你太勇了!财务部刚才疯了一样查是谁泄露的账本!”
公司舆情彻底失控。
致远广告的官方账号下,评论骂声一片:
“偷税+欠薪+伪造证据,这公司还没倒闭?”
“建议直接吊销营业执照!”
“已举报至税务局,坐牢吧张总。”
——民意,才是真正的法庭。
张志明被紧急叫去总部,大股东指着鼻子骂:“因为你一个人,公司股价跌了15%!客户全部暂停合作!你知道我们要损失多少钱吗?!”
——“立刻平息舆论!”
次日,致远广告官网挂出一封措辞“诚恳”的公开信:
承认违规解雇林夏,承诺足额赔偿
“个别高管”篡改考勤,已“严肃处理”
税务问题系“财务流程疏忽”
——明眼人都看得出,这是断尾求生。
21
不久后。
林夏的银行卡收到一笔全额赔偿+补偿金,数字足够她休整半年。财务部汇款时还特意备注:“自愿和解”——生怕她继续追责。
致远广告内部彻底乱了:
策划部集体要求补发加班费
人事总监“被辞职”(实则是替罪羊)
税务局入驻公司稽查,股东纷纷套现跑路
曾冷眼旁观的同事偷偷发来消息:
“林夏,谢谢你……原来我们不是只能忍气吞声。”
一个月后,林夏坐在新公司的会议室里。
对面的创始人笑着推过合同:“我看过你的‘战绩’——敢和黑心公司硬刚到底的人,正是我们需要的品牌风控总监。”
她低头签字,笔尖在纸面划出坚定的痕迹。
窗外阳光正好。
——这一次,她不再是被猎杀的职场蝼蚁。
——而是握紧刀的人。